新闻中心更多>>
- 制药企业废气处理全解析:从源头到治理的全面方案
- 点击次数:12 更新时间:2025-10-27
- 一、制药企业废气处理:为什么要从“源头到治理”全解析?
制药行业是典型的高污染、高能耗、高VOCs及异味排放行业,其生产过程涉及化学反应、溶剂使用、提取、浓缩、干燥、发酵、包装等多环节,产生的废气具有:
成分复杂(VOCs、酸碱气体、恶臭物质、有毒有害物共存)
浓度波动大(间歇排放、批次生产导致不稳定)
异味明显(影响员工健康及周边居民)
法规监管严格(涉及大气、环保、职业健康等多维度)
因此,制药企业废气治理必须坚持:
“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、全程监测” 的综合治理理念。
二、制药企业废气的主要来源与特征
1. 废气来源(按生产环节分)生产环节 典型废气来源 废气特征 原料药生产(API) 化学合成、溶剂回收、结晶、离心、干燥 高浓度VOCs(如甲醇、丙酮、二氯甲烷、甲苯、THF)、酸性/碱性气体、有毒物质 中药提取与制剂 中草药煎煮、提取、浓缩、喷雾干燥、制粒 水蒸气、VOCs(如乙醇、挥发油)、异味、粉尘 发酵类药品 发酵罐排气、菌渣处理、提取废气 CO₂、有机酸、异味、VOCs(如乙醇)、生物气溶胶 制剂生产 混合、压片、包衣、包装 低浓度VOCs、粉尘、包装油墨/胶水挥发物 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 污水处理站、实验室、危废暂存间 恶臭(硫化氢、氨、VOCs)、挥发性有机物 2. 废气主要成分类型类型 代表物质 特点 挥发性有机物(VOCs) 甲醇、乙醇、丙酮、甲苯、二氯甲烷、THF、乙酸乙酯等 易挥发、有异味、部分有毒、致癌、是大气光化学污染前体物 酸性气体 HCl、H₂S、SO₂、NOx 腐蚀性强,需中和处理 碱性气体 NH₃(氨气) 异味重,易溶于水 异味物质 吡啶、吲哚、硫醇类、醛类等 感官刺激性强,影响环境与健康 粉尘与颗粒物 中药提取粉尘、干燥粉末 需除尘处理 三、制药企业废气治理的法规与标准要求
制药企业废气排放须符合国家与地方的多项环保法规,主要包括:类别 相关标准/法规 控制对象 大气污染物 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16297)
《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37823-2019)VOCs、颗粒物、恶臭、酸碱气体 恶臭污染物 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4554) 氨、硫化氢、甲硫醇、臭气浓度 危险废物与VOCs管理 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》(GB 37822)
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》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、LDAR(泄漏检测与修复) 地方标准 如: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江苏等地制药行业更严格要求 通常严于国标,如VOCs排放限值更低 ✅ 重点:新建项目需“三同时”,现有企业逐步提标改造,异味与VOCs是监管重点!
四、制药企业废气治理技术路线(按处理对象分类)
1. VOCs废气治理技术(核心)技术类别 代表技术 适用场景 特点 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、分子筛吸附 低浓度、小风量VOCs 工艺成熟,但需定期更换吸附剂,适合间歇排放 催化燃烧(CO) 贵金属/非贵金属催化剂,200~400°C燃烧 中低浓度VOCs,有回收价值 能耗较低,VOCs转CO₂和H₂O,适合连续稳定排放 蓄热式燃烧(RTO) 蓄热陶瓷,760~850°C高温氧化 中高浓度VOCs,大风量 热效率高(90~97%),适合连续生产,VOCs去除率>98% 蓄热式催化燃烧(RCO) 蓄热+催化,250~400°C 中低浓度,节能+高效 比RTO更节能,适合组分较稳定废气 冷凝回收 冷却液化回收溶剂 高浓度、易冷凝溶剂(如甲醇、丙酮) 适合回收经济价值高的VOCs 组合工艺 如“活性炭吸附+脱附+催化燃烧”、“冷凝+吸附+RTO” 复杂VOCs混合废气 灵活高效,常为“定制化组合” 2. 异味与恶臭治理技术技术 说明 适用 生物滤池除臭 利用微生物降解恶臭物质 低浓度、生物可降解类恶臭(如氨、硫化氢、VOCs) 化学洗涤塔 用酸/碱/氧化剂喷淋吸收 酸性/碱性/氧化性气体(如H₂S、NH₃、Cl₂) UV光催化氧化 UV+催化剂分解异味分子 低浓度恶臭,辅助工艺 活性炭吸附 吸附异味分子 辅助或末端除味 3. 粉尘与颗粒物治理技术 说明 布袋除尘器 适合中药提取、干燥粉尘 滤筒除尘器 高效捕捉细颗粒 湿式除尘 适合水溶性粉尘或需同时除味 4. 酸碱气体(如HCl、NH₃、SO₂)
采用 酸碱中和洗涤塔(如碱液喷淋除HCl,酸液除氨)
可与VOCs处理系统组合设计
五、制药企业废气治理典型工艺组合(案例级)
✅ 案例 1:化学合成类原料药废气
废气特征:高浓度VOCs(二氯甲烷、甲苯、丙酮)、间歇排放、有异味
治理方案:
预处理:冷凝回收(回收高浓度溶剂)
主处理:RTO(蓄热式焚烧) 或 RCO(蓄热催化燃烧)
辅助:碱洗塔(除酸性杂质)、活性炭吸附(备用或深度净化)
✅ 案例 2:中药提取与喷雾干燥废气
废气特征:水蒸气 + 乙醇VOCs + 颗粒物 + 异味
治理方案:
除尘:布袋/滤筒除尘器
VOCs处理:活性炭吸附/脱附 或 催化燃烧
除味:生物滤池 或 化学洗涤
✅ 案例 3:发酵类废气(如抗生素)
废气特征:CO₂ + 挥发性脂肪酸 + 湿气 + 异味
治理方案:
生物滤池(核心除臭工艺)
喷淋洗涤(去除颗粒与部分VOCs)
活性炭(可选)
六、制药废气治理系统设计要点
分类收集、分质处理:不同工序、不同成分的废气应分开收集与治理,避免混合复杂化;
预处理:除尘、除油、除湿、防爆是保障后续处理稳定的前提;
考虑间歇与波动性:制药废气常为间歇排放、浓度波动大,系统需有缓冲、稳定设计;
安全设计:VOCs易燃易爆,需控制浓度在LEL以下,设备需防爆、泄爆、阻火;
自动化与监测:配置VOCs在线监测、LEL报警、温度压力联锁,实现智慧运维;
排放口规范:按标准设置采样口、标识、在线监测设备,数据联网上传。
七、运维与长效管理
定期维护:如活性炭更换、催化剂再生、RTO阀门检查、管道清理;
LDAR(泄漏检测与修复):对储罐、管道、阀门等VOCs泄漏点定期检测;
员工培训与应急管理:制定废气处理系统应急预案,防止突发环境事件;
清洁生产与源头控制:优化工艺,减少溶剂使用,采用密闭设备,从源头减量。
八、未来趋势:绿色、智能、低碳趋势方向 说明 绿色工艺 采用无溶剂、连续流、密闭化生产工艺,从源头减少废气 智能控制 借助物联网、AI算法,实现废气系统智能调节、预测维护 余热回收 RTO/RCO等系统结合余热锅炉、热泵,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碳减排 VOCs治理与碳中和目标协同,推动制药行业低碳转型 ✅ 总结:制药企业废气处理“全流程方案”思维导图
阶段 核心内容 1. 源头控制 优化工艺、减少溶剂使用、密闭操作、LDAR 2. 分类收集 按工序/成分分开收集,预处理(除尘/除湿/除油) 3. 治理技术 吸附、催化燃烧、RTO/RCO、生物滤池、化学洗涤等组合工艺 4. 系统设计 安全、稳定、自动化、达标排放 5. 运维管理 定期维护、监测、员工培训、应急预案 6. 未来方向 绿色工艺、智能控制、余热利用、碳减排

